2021年春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级学院党校第一讲)土地革命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时间:2022年01月31日 阅读:10次2021年4月20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在信泰教学楼6425教室开展2021年春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级学院党校第一讲)的活动。由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彬博士主讲。参与人员有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部分学生党员(通过线上钉钉群转播)和第56期入党积极分子。
首先,马彬书记帮助同学们厘清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并结合视频使同学们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到党史重要事件。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形成的必然性、具体内容、意义四个方面为我们详细地讲述了土地革命中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缺乏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认识,学习俄国走“以城市建设为重心”的道路,在经历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从此转向了农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以土地分发给农民的政策建立起了红色政权,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1928年10月至11月的白色政权包围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在1931年1月,由于党内对形势的悲观思想,最后初步形成了夺取以农村为中心的红色政权和准备夺取全国政权的政策。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十万里长征的胜利,先占领农村,再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道路最终走向了成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第一,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的根本原因。第二,农村受压迫剥削深重,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政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1921年建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走向社会主义。民主革命是反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在这段特殊时期下,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彻底地推翻封建社会,没有结束中国四分五裂的状况。同时中华民国政府又滋生了封建军阀,也没有彻底地推翻帝国主义,所以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革命。而此时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壮大要求中国共产党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仍未完成的民主革命斗争的重大任务。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导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独创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最后,马彬书记强调到学习党史知识刻不容缓。他殷切地教导我们要正确地利用时间去了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不仅仅是知道理论知识,更要内化为我们实践的依据,指导我们的行动。(文/杨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