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形势与政策讲座: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时间:2017年06月09日 阅读:313次参加本次讲座的有院团总支书记潘思琪,大一大二辅导员老师,院2017届优秀毕业生、院在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2015、2016级各班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精英班成员。
王瑾书记首先阐释了“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主要内涵,并提出了两种观点,一是只有心存感恩,感恩父母、生活、老师、社会,你才能爱你的生活,爱你的生命,只有心存感恩,我们的内心才能变得温暖,你才能看到世界充满温暖;二是感恩是一种美德,耶鲁大学校长讲“感恩的能力是一种和新的竞争力”有无感恩之心,就意味着今后我们走的远不远与走的好不好。
王瑾书记重点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了感恩的内涵:
第一,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也是一种思想境界。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的生命才能悉心呵护生命,不浪费生命,让生命达到新的高度,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显示出生命本来应该有的精彩。如张海迪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依靠轮椅度过一辈子的人是怎样做到活得漂亮、精彩,与病魔做最顽强,最坚决的斗争,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对生命感到敬畏,心存感恩。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你会感谢你的对手、敌人,使你变得更加强大,正因为他们所激发的潜能使你免于处于一种安逸的平庸,更加提高你的逆商水平,创造生命佳绩;
第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成功的背后你有支强大的队伍,这个强大的队伍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同事等组成,感恩无时不在,感恩无处不在。当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作为在校大学生,要珍惜学校的订单班机会,要谨慎选择;
第三、感恩的对象。一要感恩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父爱重如泰山;母爱深如大海。今天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明天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百善孝为先。二要感恩老师。如果说家庭是我们的第一课堂,那么学校就是我们受益终身的第二课堂,老师的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三要感恩社会。只有在安定和谐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才能安居乐业,人和人之间相处也非常融洽,更加的和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就会更加温暖。
最后王瑾书记强调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长修感恩之德,常立感恩之志,常做感恩之事。人生路上永远需要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可以走得更好,走的更远,更多快乐。让感恩之心种在每一位工商管理学院学子的心中。(文/陈艳萍)